被封印的藝術家

被封印的藝術家

許多人的內在藝術家被過早地凍齡了,他們的創造性表達被封印在某個年齡,自己卻沒覺察到這點。

在欣賞著美麗的畫作時,很容易從他們口中聽到:「噢,我真的不會畫畫,頂多畫個火柴人。」這是因為在他們生命的某個階段,通常是童年時期,發生了一些事情令他們相信或決定:我不是一個畫家,我沒有藝術天分。

如果我們改變教學的方式,會不會有可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?甚至幫助到更多人開發他們的創造力,發揮藝術潛能?

讓我們來想像一個新世界:

無論是在學校的美術課,或是校外的私人課程,導師在面對孩童以及任何年齡的初學者時,都可以用一種最簡單的方法幫助他們學習——那就是在傳授了基礎知識和技術之後,鼓勵學生從靈魂開始作畫,跟隨內在的指引,憑著感覺、印象進行自由表達。可以使用鉛筆、蠟筆、水彩,任何媒介,當作是一個游戲時間,讓學生熟悉他們的畫材,熟悉周圍的同學,最重要的是,認識和信任他們的導師。

如果要求學生抱著敞開的心靈作畫,傾吐出感受和靈魂,那麼他們必定先要和導師建立起信任關係。導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在陪伴學生走每一步時,帶著栽培和輔佐的意圖,鼓勵學生們成為最有創造力的自。

事實上,我們都是天生的創作家,而人類的未來也會取決於我們是否擁有健康的想像力。繪畫作為最早的一種經歷,也成為我們長大以後體驗及打造人生的基石。



導師必須避免根據他個人的評價來斷定哪些作品好,哪些作品壞。消極的表達會對學生產生長期影響。對初學者來說,所有的作品應該是他們原創的,不要讓學生copy任何作品。

也許你有過這樣的經驗:當你隨心所欲地自由作畫,並且連結上某種創造的源頭時,你會感到進入某種心流,或像是在跨維度地合作,仿佛與周圍的一切融合了。但如果是復制某些成品,那就只是在單一層面上的工作,并未真正啓動創造力。

導師或許也要避免選出某些學生的作品來作為範本,因為這自然會推動其他學生透過模仿來討好導師,漸漸地放棄自己原創的表達方式,變得專注於身外之物,而不是靈感的流動。同樣的,如果作品被當作反面教材來批評,不只會傷害到師生之間的信任和連結,還會將他們的創造力封印起來。像前面說的,他們的內在藝術家被凍結了,也許停留在5歲、10歲……也挑起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,開始用功利的眼光看待自然的創作過程。

另外,頒發結業證書給所有取得進步的孩子,大概也比打分數來得更恰當。畢竟對拿到 C 或 D 的孩子來説,就像是被潑了一桶冷水,他們不太可能有動力繼續追求創作才能的開發,這對他們未來的整體發展是有害的。雖然表面上只是限制了繪畫方面的能力,實際上,應用於任何學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都會受到影響。

低分、負面的評語、取笑,讓小小藝術家錯誤地學到,要盡一切可能避開創作和表達。留在不起眼但安全的區域,表現平庸、中規中矩就好,不要太出格,因為會遭到貶低和嘲笑……



我們現在的世界在很多方面還是以批判和排名爲主,對於和主流不一致的人事物,接受程度有限。利用獎罰制度甚至恐懼來刺激進步,對一小群孩子來説或許有效?但代價是他們的創意,而且犧牲的是更多人栽培天賦的好時機。

當大人們透過美術,甚至任何方式的學習,確保孩子們享有樂趣,並給予鼓勵,其實就等同於捍衛著他們未來在各個領域自由探索和發展的權利。想象一下,這個世界的每個孩子都了解他們有自己獨特的風格,就像指紋和氣場(Aura)一樣,他們會創造出怎樣的未來?我們會培育出多麽强大,自信,不輕易被打倒的下一代?